近日出版的美国《行为神经学》杂志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有虐待行为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其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他们长大后易出现虐待自己孩子的倾向。
芝加哥大学比较人类进步学副教授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耶称,受虐待还会使孩子大脑释放的一种调节情绪的要紧物质5-羟色胺永久性降低。5-羟色胺的数目降低会使他们更容
易出现反抗、冲动性争斗和暴力等行为。
当然,大部分受虐待的孩子自己不会成为施虐者,但有的孩子会如此。这项研究的成就可能能够帮助讲解为何受虐待者以后也会虐待我们的孩子这一让人困惑的问题。
研究报告指出,有必要推行计划,以降低虐待儿童的现象,并对有虐待行为的爸爸妈妈采取行为矫正法。马埃斯特里皮耶说,他们还在积极推进研制抗抑郁药物,以使一些孩子和妈妈大脑中的5-羟色胺达到正常水平。